Thursday, April 16, 2009

文章:尊重历史

几经挣扎又期盼的巫统大会,最终还是圆满的结束了。挣扎乃此会议时间一拖再拖,而主席交棒的日期也一改再改;期盼是看看谁将是巫统新领导层。这一切随着3月28日的闭幕礼也目睹积极的进展。这是好的开始,谁知闭幕当天新任副主席,也是教育部长的拿督斯里希山幕丁却透露教育部正修改中学历史课本内容以强调巫统与马来人是争取独立的重要功臣。这一番话引来朝野政党和文史学家的评论。若归纳诸家观点,他们皆承认争取国家独立是三大民族的功劳,而不是单独巫统的功劳。其中历史学家丹斯里邱家金教授观点最为代表性,他说:“当年我国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主因是英国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英国后来开出一个条件,即要我国三大种族政党,即巫统、马华及国大党同意团结一致,才允许我国争取独立。倘若失去任何一方的配合与合作,相信马来西亚也难以从英国手中争取到独立。”(星洲日报,30/03/09)其实,各方积极回应是重要的,因教育部正编写此历史课程内容。若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每修改一次似乎历史越不“纯正”一次,比如叶亚来开发吉隆坡事迹被扭曲,还有论及共产党进入甘榜残杀马来人一事等,都是在修改历史课程后而造成不尊重史实的举止。邱教授更挑战编写国民中三历史课本的人士,针对第二章共产党残杀马来人一事出示相关证据(星洲日报,01/04/09)。为何历史课程内容濒濒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大多数撰写学校历史的教科书不是历史研究员,所以出现许多漏洞;第二,主要是由一人编写,造成一概而论,以及第三,多数由单一种族撰写,有意无意抹杀其他种族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史迹。无论如何,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确待修改,而它的更改必须以“尊重历史”为大前提。

政府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许多有心人士争取撰写,甚至能被邀请成为编写之一,身感无限光荣(实际上许多人仍无机会参与此编写工程)。然而,马来西亚教会历史课程内容又有谁愿意加入撰写行列?由于缺乏教会历史内容,也无法建立一个讲述历史的系统,继而教会在大马虽走过辉煌岁月亦被无情岁月和人为淘汰!单从教育层面来看,不知什么时候年轻一代将会把教会学校这名词给遗忘,甚至忘记他们现在就读的ACS,Convent,St Francise等学校是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教会学校背后存留着宣教士和早期基督徒感人的创校辛酸史,但后人却不知所谓。即使现在,难怪许多不同种族和宗教人士进入教会学校掌校后,可以把图像、十字架等符号逐一拆下,而学校周年纪念特刊也逐渐谈化教会的贡献和影响。或许有一天有人说这不是教会学校,相信也有人相信此“史实”!在实兆远华人垦荒史上,除了早期西方宣教士在这里设立学校,为垦民提供良好教育;当时有能力的华裔牧者和基督徒亦参与设立华校,例如国民小学、育智小学、建华小学、育英小学等。简言之,早期教会兴办华校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些种种史迹,现今没有几间华校能历历在目!为何?可能基督徒做事是为了积财宝在天上,或我们认同保罗所言“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所以一边做,一边“忘记”(不以文字记载)。故笔者认为教会时常懂得创造历史,却不善于记载历史,最终让人不尊重历史。相信这样的循环不仅发生在实兆远,也同样发生其他地方。

若今日教会期待别人尊重教会的历史,那么我们必须开始组织文史研究团队,甚至有人愿投入资金,使马来西亚教会历史更加丰富,指引大马人更懂得尊重我们的历史。为此,笔者正透过《实兆远垦场博物馆》筹设《宣教与历史研究中心》,期待招募更多历史研究人才一起撰写马来西亚教会历史,让教会历史故事得到共鸣并掀开教会在社区中领导的新篇章。所以,今年实兆远福州垦场106周年纪念的“双九节”庆典将主办第三届历史研讨会,主题:“卫理华人教会与华社关系”,目的就是探寻教会在这个国家所带来的贡献和影响。邀你一起出席此盛会。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牧師,我是世傳。我認同你的看法,如果可以的話,你能否提供照片、資料或文章給我,然後我與你討論進行整理後,爭取在星洲日報分期刊出。而刊出的日期,我建議在雙九節前。

我的建議是:文辛主題著重在教育對實兆遠發展的重要性,如用實兆遠教會學校出名人無數來帶出教會辦校的史實,以及當時教會學校扮演的功能,更能提出當時的:三不政策

Powered By Blogger

Early Settlemnt Scenes

Early Settlemnt Sc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