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09

Uganda:Pastor Henry


last few days, I'm so glad met with pastor Henry and served together. He is young pastor and a enthusiastic speaker, I learned a lot from his serving and preaching. Today he is going back, but I hope one day, our Manjong Pastors' Fellowship will organize a visiting group or team to Uganda, Africa to exposure more.

昨晚十天祷告会爆满!




感谢主!在宣道堂进入第九晚的全球十天祷告聚会引来人潮,出现拥挤和爆满现象!昨晚八时半左右,人潮还不断涌进,但圣殿里面无法容纳,参加者唯有在招待处铺椅而坐,聆听来自新加坡心理学家(法庭任职)的代祷者Dr. Ozawa分享并领受祝福祷告。昨晚讲员主要以宋尚节博士属灵生命经历作为佐证和激励。愿宣道堂,更祈祷曼绒再次经历大复兴!

Tuesday, May 26, 2009

《十天祷告聚会》在宣道堂




应该是三年前,曼绒超宗派教会一起联合主办了《十天祷告聚会》,此乃响应全球祷告运动的聚会。透过此祷告聚会,不仅深化基督徒祷告生命的素质,并能有国度性胸怀接纳不同宗派或教会的祷告方式。今年十天祷告聚会是从5月21日开始,前三天的聚会是在卫斯理堂举行,而从5月24日开始则在宣道堂举行。值得一提,在宣道堂祷告聚会,除了5月24日是黄迪华牧师分享,其余则是来自非洲乌干达(Uganda)的亨利牧师(Pastor Henry)主持。星期一晚上有百余人出席聚会,星期二晚上有两百余人出席,期待会有更多的突破。另外,星期五晚上则由Ozawa博士分享,而五月30日最后一晚,地点将移到清福堂举行。

获取博士学位后首场曼绒讲座




黄迪华牧师2004年七月前往澳洲墨尔本大学修读博士学位,于今年五月毕业,并在正月已开始在马来西亚神学院担任讲师。今年五月24日是卫理公会重要日子,即卫斯理约翰灵命更新日,因此邀请专研《卫斯理约翰》的迪华牧师前来担任当晚讲员,聚会地点是在甘文阁宣道堂,出席者大约200余人。这是黄迪华牧师获取博士学位后首次在曼绒教区主讲,相信从他的分享中启发会众如何注重灵命塑造,尤其能深化祷告生活。该晚虽是以《十天祷告运动》筹委负责策划,应有跨宗派意义,然而出席者可谓皆是卫理宗信徒。晚上八时聚会,但却在8.15pm才正式开始,敬拜赞美后再教区长介绍下正式开始主讲。聚会大约 10.10pm圆满结束。

Thursday, May 21, 2009

泥土音乐布道会成功举行




昨晚八时正,教会布道委员会所策划的音乐布道会终于顺利,而歌手盛晓玫在节目尾声时也发出呼召,有好几位会众举手表示决志信主。近几年来,愈来愈发觉决志信主的人愈来愈少,这是今日教会最大的挑战。我们可以拥有最好的节目内容、音响设备,灯光效应等,但回应信主的人还是寥寥无几,甚至决志“信主”的原来是教会活跃会众!


与赞美之泉、王子音乐等比较,泥土音乐在曼绒显然的比较陌生,而且再加上本周是政府学校的考试周,欠缺了年轻的群众,所以,昨晚人数不理想,不到200人出席聆听。无论怎样,盛晓玫的确是个有音乐天赋的歌手,她所演绎的诗歌词曲皆是自己的创作,目前她已出版了四张CD专辑。结束后,我再次邀请她下次再回来为主服事,她说相信将来一定有机会!

Wednesday, May 20, 2009

六月份主编的话:认真栽培人才!

每年五月份和六月份令我们心酸的新闻不断重复,一则是许多国内顶尖学生不能得到公共服务(Jabatan Perkhidmatan Awam)海外奖学金;另一则是许多优秀学子被拒于大学或拿不到心目中理想科目。这些消息无形对潜能的学生泼冷水,并且打击他们的信心,一位在2008年大马教育文凭(SPM)得到11科A1佳绩的杨同学说:“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读书,希望有一天可以申请到公共服务局的奖学金到外国读牙医,但是,现在的结果却是叫人失望!”,另位12全科1A蔡同学非常惊讶的质问说:“为什么考到最好的学生都拿不到奖学金?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还有一位为人父亲的陈先生不仅替儿子拿不到奖学金而难过,更加对公共服务局发出质疑:“全国考获全靠1Ad学生应该不到6、700人吧,不是说有2千份奖学金吗?我想问公共服务局奖学金的申请标准在哪里?”(15/5/09,星洲日报)这是多么令人灰心和失望的消息,不禁令人怀疑到底当局是否愿认真栽培新一代的国家人才?
这些事件不断发生暴露了当局持有双重标准和“黑箱”作业方式,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更批此为“无厘头”分发奖学金!(12/5/09,星洲日报)而内阁也指示全面检讨公共服务局海外奖学金录取标准和作业方式,因有些“优秀生到布城面试时,面试官员还向他们说,因为他们成绩过于标青,必须把他们留在国内深造,那些成绩不如他们的学生,就让他们到国外去读书。”(11/5/09,星洲日报)然而,马华总会长拿督斯理翁诗杰说:“马华要内阁检讨的是第一类的发放标准。”(14/5/09,星洲日报)公共服务局海外奖学金发放共有四类原则,第一类就是20%分发给成绩优秀的学生。问题是,连全国第五名的特优生刘俊煊也落选,还有许多全科1A和13科1A以上的学生皆得不到奖学金,这又何解?无论如何,内阁为了一劳永逸解决此问题,已经原则同意将此海外奖学金从公共服务局归给内阁接管,而可能改名为《首相奖学金》(Perdana Biasiswa),希望这个改变真的带来积极作用!
从人力资源发展视角来看,“惜才”并“用才”应是优先考量,不应受一些偏差行政或私心作祟而影响,使有潜能的人才被埋没!在教会的行政角度来看,我们是否是个认真栽培人才并使用人才的团体?什么时候能看见有被呼召的10全科或以上的1A学生一窝蜂报读神学院,并认为神学科是其他他们的选择?这个是不是算“做梦”呢?我相信若教会即时开始认真栽培有属灵素质的年轻人,并且灌输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肯定这不是“做梦”,而是可实践的梦想!问题我们愈来愈发现,教会对于认真栽培年轻人没有一套完善系统或欠缺负担!又或者年轻人对属灵的事提不起劲,相反的,世俗的追求成为他们的潮流!什么时候教会将出现更多优秀的领袖,就取决今日教会如何投资此天国事业?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设立《海外神学教育奖学金》,栽培那些精英分子成为教会不同领域的接班人?对我而言,这些精英分子不局限于牧养,他可以担任牧职,但他的专业可能是临床心理治疗、美术创意、多媒体、档案管理、文化教育、社区工作等。愿此文作为抛砖引玉之用,请回应:lkmliew@gmail.com

Friday, May 15, 2009

09‘ 孝亲主日




宣道堂求朱孝亲节至今至少已有八载年日,而教会肢体也达致配搭默契,尤其成年团和妇女会每年轮流筹备“孝亲敬老”活动。今年轮到妇女会,也是担任妇女会会长林来珠姐妹首次领导此筹备工作。首场活动是由青少年崇拜筹划的“孝亲派对”,当晚吸引了近百人出席,包括一些的父母。5月10日是全世界庆祝的母亲节,当天是教会庆祝双亲节的日子(一次过),在华语和榕语崇拜中邀请了方清云传道为我们主讲两堂信息,讲题:“尽孝”。此外,也赠送每位70岁以上的年长者一份厚礼,而70岁以下的父母则得到一份肥皂。当天,“突然”70岁人数增加许多,导致礼物不够分发,至少欠缺10份。当晚七时正,教会宴开80席,而赠出20多席邀请70岁年长者一起欢庆,来场“饮水思源”大团聚。

Thursday, May 14, 2009

简介首条牧师路~从佛教界首条命名的道路说起

星洲日报于五月七日在全国版登刊一则有关佛教界新闻,“马六甲州政府将物色一条道路,以已故释金明法师命名,作为长久纪念……。”此条将命名的路,国文称为“Jalan Dr Seet Kim Beng”,目的是纪念其生前在宗教及教育界所作出的贡献。这项宣布为今年卫塞节增添极大喜讯,毕竟在我国以宗教人士命名的道路不多,对佛教界来说,报章报道:“这也是我国首条以佛教界法师命名的道路。”佛教徒在我国人数应仅次于回教徒,而至今才出现首位以法师命名的道路,可见在大马以宗教界人士命名的道路颇为艰难!

然而,有谁知道在实兆远六年前基督教界已经拥有首条以牧师命名的道路出现,称为《林称美路》,而国文则是“Jalan Lin Chen Mei”(以汉语拼音命名)。回想此路申请过程记忆犹新,“最雏形思想应筹备9999(09/09/1999)双九节庆典之际…...然而,真正公布此消息乃在2000年之双九节。那时,教会发布了一个文告,呼吁有关当局将甘文阁大街改为‘林称美路’,以表扬和肯定林称美牧师及福州基督徒开垦实兆远的功绩。2001年双九节思源宴会嘉宾为当时交通部长林良实医生……宣布积极协助本区国会议员YB江作汉先生把甘文阁大街改名为‘林称美路’……”(参阅:拙作,《旷野的呐喊》,实兆远:曼绒华人基督徒文化协会,2004,页99)2002年,笔者透过曼绒华人基督徒文化协会主办《第一届历史研讨会》,此研讨会“点燃起对人文关怀,使命传承,促成今日‘林称美路’能申请成功。”(参阅:拙作,《旷野的呐喊》,页100)终于,在2003年6月30日当天接到本区国会议员YB 江作汉先生通知有关林称美路的申请已被批准,并于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而在7月1日各华人报章的霹雳版皆作出报道。目前此条路可谓实兆远甘文阁市主要繁忙的道路,而且它贯穿了本区一些重要学校,例如南华国中、ACS中学、ACS国小以及育智华小,甚至也可包含了国民华小。所以,这条路可谓名副其实的文化街。简言之,申请此牧师路也是经过了诸多的挑战,经过一年的酝酿的计划和三年的申请程序,最终能创造了历史,即首条牧师路,并让有关当局能看重本区基督教的贡献,一切辛苦和等待都值得。

一个历史疑问,到底《林称美路》是否是首条牧师路呢?按笔者所知,在砂劳越诗巫有一条路,称为《黄乃裳路》,但若阅读有关其背景,我们知道他并不是按立的牧师,而是一位本处传道,故严格来说,此条路并不能声称为第一条牧师路。至于有没有其他以非华族为命名的牧师路,至今无法稽查。为了谨慎看待此史实,我们基本可承认此条路至少是本区首条的牧师路,但广义来说,它应是我国首条的牧师路,除非能证明有其他的路比《林称美路》更早命名(若有任何发现和回应,请 email: sitiawanhistory@gmail.com)。无论如何,若从星洲日报史观来看,一个史实:基督教界比佛教界在我国史上更早享有首条以宗教领袖为命名的道路。肯定不是为了比较,而是为史实作出一个定位。笔者赞同有关当局能批准更多有贡献人士命名的道路,尤其在文化、教育、宗教等领域方面的贡献。所以,笔者依然没有放弃在本区继续申请有贡献人物命名的道路,其中有两位理当优先处理,即柳依美牧师(Rev. Dr. Luering)和方堡参牧师(Rev. Huong Paw Seng),原因他们皆是带领首批福州基督徒垦荒者的领袖,若没有他们的参与,既没有今日繁荣的实兆远。若追溯历史,目前居住甘文阁八十以上高龄的福州长辈,他们可告知,当时的甘文阁(俗称“牧师楼”)“街场”(市区)比十字路(实兆远)更热闹,是甘文阁垦区的发展而牵动今日实兆远的繁荣。这样的成就乃因当时垦荒领袖和垦民齐心耕耘而促成的史实!故此,愈来愈多最早期有贡献人物的命名道路出现,也意味有关当局越来越忠于历史,看重各族在我国扮演不同角色和贡献。

Monday, May 11, 2009

《爱在家·频道》即日起电话辅导服务




曼绒市正迅速发展,然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越来越大,生活压力和种种问题也愈来愈多。面对生活烦恼和人生问题,有些人可以坦然面对,或自行解决,但有些人可能却很不开心,无法解除心锁,甚至以消沉度日。曼绒新希望关怀机构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身的烦恼,只是缺乏“指引者”协助。所以,本机构即日起推出《爱在家·频道》电话辅导服务,透过电话三提供的情绪疏导,消除求助者之尴尬,与他们一起度过艰难时刻。这项服务是每周一至周六,下午二时半至五时半,我们有专人接听热线,提供及时辅导,对象不拘,电话号码是:05-6926612。


曼绒新希望辅导部之《爱在家·频道》也于5月9日,下午时半为电话辅导义工提供一项特别训练,以让他们更有效为居民服务,希望这项能为落实我们的口号:“一起共创美好将来”。


Friday, May 8, 2009

《中文标准译本》说明会




2009年5月8日宣道堂的《思源神学中心》协办了一项充满意义的《中文标准译本》说明会,此译本乃于去年才正式推出市场,而五月份则到马星一带进行宣传和讲解。所以这项说明会真正主办者是亚洲圣经协会,而《思源神学中心》有分参与。会中,主要以三个专题研讨,讲员皆是来自美国的华侨;两个题目由王东牧师分享,即“翻译异象分享”和“《中文标准译本》翻译和原文”,而马正弟兄(亚洲圣经协会IT经理)则分享"Where Bible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Meet"。当天说明会于三时左右在宣道堂路加世准时开始,并于大约四时半在照了全体照后圆满结束,大约有38位牧者和学员参加。
Powered By Blogger

Early Settlemnt Scenes

Early Settlemnt Sc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