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0, 2008

简述“炮台”站岗亭历史(上):格尼市三一堂为社区存留的“遗址”


在一个机会,笔者从丁世杰先生[1]之处得到消息,目前曼绒县可能唯一存留有关紧急法令下新村搬迁时期所使用的“站岗亭”遗址应属格尼市。在邀约丁氏拜访有关遗址时,惊觉此址乃处于目前格尼市三一堂之油棕芭片段,虽已遭破坏,但其基础架构仍完整,若经过一番修补,将有机会重现天日。丁氏也表示,辛好此遗产是处于教会产业范畴,不然可能既无迹可寻。为三一堂能有此历史意义深重的“宝藏”而感恩,更期待能尽早进行修补,以展现其早期建筑面貌。到底站岗亭代表什么的历史含义?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记载了早期华人新村发展的另个里程碑,其二则是描述了亭内与亭外的生活作息点滴。笔者从紧急法令下华人新村搬迁的角度,探索“炮台”的历史背景,继而窥探站岗亭内的居民如何保护家园,面对生活挑战。有关此“炮台”研究,由于缺乏原典资料,笔者主要以丁世杰口述作为进行探讨主干。[2]在未深入探讨“炮台”历史事迹,本文先从探讨三条路的垦殖或开辟的历史处境。此有助了解为何三一堂在此社区中成为扮演“遗址”保护者的角色。

格尼市的开垦史与基督教卫理公会有紧密的关系。早在1903年福州基督徒在甘文阁成功开荒,并取得积极经济发展,无形地对土地扩充的要求。为了满足种植经济的需要,福州垦民“凭着垦荒精神不断开辟新土地,建立新垦场。所以,肯场区从甘文阁为始就扩充到其它新的垦殖地,例如二条路、三条路(格尼市)、五条路....。”[3] 简言之,三条路可说为另个由福州基督徒开荒而成的新村,因在“二十世纪初期,此地乃是一片原始森林,后由中国南来垦荒的美以美会信徒在此种植...。”[4]然而,三条路真正何时开辟?此段历史难以鉴定,但按丁氏透露,其大伯父丁道忠临终有个笔记道出,三条路最早开辟应在其祖父,即丁惠文大约1911年已在此地开荒种植。另外,已故宣道堂会友领袖其中一篇遗作提及,"自1907至1918年之十年间,政府发出胶地达二三万英亩,而方鲍参、陈良知、李克成、欧德裕、黄培松等皆赞助讨地鼓励种植之有力分子。人口方面,生则生,来则来,日益繁多,遂发展为港口、十字路、甘文阁、爱大华、三条路、二条路等各市场。"[5]从此史料来看,实兆远垦殖事业在1907至1918年间有蓬勃发展迹象,以致许多垦殖区继续被开发,而三条路是在此年间所开辟而成。已故丁惠文既在1911在此地垦殖,故此,笔者暂将1911年定为三条路“开辟年”,而垦荒者从此遗作名单皆是牧者和信徒,因此,无可否认,开辟此地可谓以基督徒为主。
  既然是以基督徒带动的开荒之地,必然教会在此地扮演重要角色。到底三一堂何时正式聚会呢?按教会文献记载,一直到“1922年几位居住甘文阁新路的信徒,来三条路开垦荒地,种植木薯。因交通不便,返回甘文阁参加主日崇拜,甚感困难,于是几个人便在木薯芭聚会,同心祈祷赞美主,掀开了三条路宣教史的第一页。”[6]由此可见,虽此群垦民早在十多年前在此垦殖,但依然在主日时到甘文阁参加崇拜聚会。但在1922年后,当他们有了自己的聚会点,也产生了一个“落地生根”的精神。不久后,这种精神促使垦民们创办了华文教育,作为培育后代的重要场所,“于1924年,由当时地方上的先贤叶兴根、叶兴朝、叶兴朗、林真贵、潘高务、丁道敬及一斑热心教育人士等发动而倡办的,定名国民分校。”[7]由此窥探,基督徒在此地不仅为了经济开荒种植,也逐步扮演社区领导角色。除了创办教育,教会信徒也在三条路创立了第一间的“社团”,成为早期地方上重要团体。“青年务德会创立于1927年间,是由当地教会会友与三民学校的负责人联合组成的一个团体。该会可说是当时的民众联络所,其主要的会务是协助解决民事。”[8]此证明了教会或基督徒在一边开拓事业,一边关心社区的需要。

综观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其中不容置疑的就是三一堂卫理教会及基督徒可被称为实兆远三条路(格尼市)开荒与开辟乡镇的主要推手。更可贵的,早期教会在社区工作上扮演领导角色,无论在教育、解决民事问题等皆是积极的建设者。信徒们在异乡经历了一个“落地归根”至“落地生根”的心态转变。



----------------------------------------------------------

[1] 丁世杰先生今年七十五岁,格尼市新村是他的出生地,1955年于南华中学高中毕业,1959年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主修外文系,目前是名退休公务员。
[2] 笔者是与丁世杰先生于2008年7月17日进行口述历史,地点于格尼市华小食堂。
[3] 详细讨论可阅读:拙著,“早期实兆远经济与社区发展史(完结篇):土地扩充、新村崛起”,《思源报》第60期,2008年2月,10-11。
[4] 实兆远福州垦场百周年纪念特刊编辑组,“卫理公会三一堂”,周明钦编,《曼绒华团联合庆祝实兆远百周年纪念特刊1903-2003》,(实兆远:百周年纪念工委会,2003),170。
[5] 余泽春,“实兆远华人垦殖史略”,吴起陛编,《霹雳实兆远甘文阁卫理公会七十周年纪念特刊1902-1972》,(实兆远:甘文阁卫理公会,1972),8。
[6] 同上
[7] 丁世辉,“本校校史”,《实兆远格尼市国民型华文小学创利63周年暨礼堂开幕纪念刊》,(格尼市:格尼市华小,1987),15。
[8] 同上,33。

No comments:

Powered By Blogger

Early Settlemnt Scenes

Early Settlemnt Sc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