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08

单亲妈妈的需要



很感恩,因新希望关怀机构“开张”约一个多月时间接到不同群体寻求援助,除了赤贫人士,严重病患者,还有残障人士,现在也加上为单亲家庭提供援助,尤其是单亲妈妈。今天,在贫穷救济主任杨春瑛姐妹率领下,与政府部门义工丽玲和惠玲,还有机构行政助理明文弟兄到曼绒福利部门协助一个来自爱大华的单亲妈妈张云娟(38岁)女士。主要为她提出上诉,向福利部索取其单亲妈妈的福利援助金。图解:张女士是黑衣穿著者。

方鲍参墓葬


你有见识过1920年代所建立的坟墓吗?当然有不同的风格吧,这里我让你了解早期带动实兆远福州垦场三雄之一方鲍参墓葬,其地点是在二条路(SimpangDua)的中华公会墓园。其生平简介如下:

方鲍参牧师,生于1854年11月3日,原籍福建省惠安县,少迁玉融,附属福清籍。15岁入教会之龙田培元书院就读,4年毕业,出任大田备用传道,在大田、德化传道前后9年。1881年由宝会督按立执事,进入美以美年议会。自觉学历不足,次年进入福音书院再求深造,同时兼任福州天安堂副理,年议会时被按立为长牧。1884年升任永春连环司(教区长)4年,期满转任福清江镜连环司3年,后迁任福清连环司4年,平潭连环司3年。再回任福清连环司,后年议会委任他为福清培元书院校长。

当新加坡美以美会柳依美牧师及林称美牧师回国招工开垦实兆远,以会友为对象,方牧师大力支持。工人南渡职事之时,他告假护送福清会友,同舟共济,船中会友患病,不辞劳苦,加以看顾。抵达垦场地不久,又回国。当时福清培元书院改为融美中学,校长一职由他兼任。1908年被选为总议会代表,1912年再次南渡,任实兆远循环司5年,1917年回国出席年议会,后回来定居实兆远甘文阁,对教会事工及教育事业不遗余力。方牧师在宣道堂的任期是1912-1916年。方鲍参牧师于1927年9月7日安息主怀。

九月份教牧一星期一次


今年曼绒教区教牧同工更加看重祷告生活操练,所以从二月份开始,每月必有一次同工联祷会。此聚会不单在祷告上有三操练,并在教区行政层次也跨进一步,各堂会同工除了讨论圣工事宜,甚至促进彼此联系,此聚会难得可见。今天,我们又作出另项重要决定,即从九月份开始,每月聚集一次的祷告会改为每星期一次聚会,并选择在刚开始推介的曼绒祷告中心作为列常聚集地点。期待如此改变,亦是带动社区转化改变的象征。

Tuesday, July 29, 2008

单亲欢迎会




策划逾一个月时间的单亲同乐会终于2008年7月27日正式开始,第一次欢聚的性质是“欢迎会”,主要目的是欢迎那些单亲家庭“一族”参加新希望关怀机构的单亲“大家庭”。当天出席人数约有60位,此应报括义工与孩子,透过唱歌、破冰游戏、解说此同乐会宗旨,最后是一个精心的茶点,让出席者皆再次感受“家”的温暖。本人看见义工卖力为这群单亲们献出一份爱心,心存感恩,期待有更多的单亲家庭能陆续加入,并能得到“牧养”。

婚姻需要永远的!



自1997年来到宣道堂服侍,其中一件令我欣赏的活动,就是成年团每年举办结婚周年纪念。我深觉那是非常符合圣经,又制造温馨家庭的事工。因此不久后,我将此活动推介成为全教会结婚周年纪念的庆典,之后,再配合《真爱运动》,使此活动不仅仅是庆祝而已,更是教育家庭、婚姻与恋爱的“真爱”观念。我们的策略,是以结婚十年为底线,藉着是以五年为年限作为庆典邀请对象,即十五、二十、二十五等依次类推。这么多年的以来,都经历了不同方式的庆祝。然而,今年一位记者对此庆祝产生“兴趣”,为2008年的〈全教会结婚周年纪念〉特写报导,让社区的日亦感染教会的“真爱”。

Saturday, July 26, 2008

育智小六激励会



今早(26/7/08)八时30分又有机会到本区另所小学担任激励会讲员。此次是被育智华小邀请,此所学校与我籍贯有关连,因它过去是由闽侯先贤所创办的学校。这次学生大约有70位,而全体教师多出席了此项激励会。我的题目依然以“迈向成功的考试”为主抽,但此次资料略有修改并加进一些新的图文。前后大约以一小时半完成我的讲座,今天可能人有点不舒服,完毕后,感觉全身“无力”,但心里却仍蛮有热诚,阿门!其实,在教会以外分享,最大的挑战则是常有种冲动将属灵术语,例如哈利路亚,或阿门等。这么多次在外带领,至今还未“失口”,但心里却已讲里好几遍了。

Friday, July 25, 2008

思筠六岁了



每年六月30日是我小女儿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件事,也必会有一番庆祝,即使是个小小的庆祝,那也为孩子留下美好回味,这是我们的坚持。这么多来,我都把孩子的生日记好,但忙碌时,真的有时会无意中忘记,但在最紧要时刻却还能记得庆祝,那还不会形成一种遗憾!孩子的生日才有机会到他们所期待的快餐厅,今年思筠选了Lumut KFC庆祝她的生日,不错哦!

Wednesday, July 23, 2008

为何狮城人比大马人快乐?

到底马来西亚人民比较快乐,还是新加坡?若是以前你问我,我的直觉反应,肯定会说马来西亚的人比较快乐。为何?过去四年在新加坡三一神学院念书时,无论遇见大马人,抑或本地狮城人,多数皆较羡慕马来西亚宽阔的土地,让人有种无拘无束之感,每栋屋子又大又便宜(若与狮城比较),旅游景点有多样选择(若在狮城,只要花上几天时间可走透透),不同地区有不同风味美食(狮城人自己说,每个小贩中心的食物多是同样的“来源”,故每个地区食物大概是同样“风味”),又有多个种类的工作领域选择(狮城人多朝高科技、商业等发展)。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理由让人觉得在大马居住会比较快乐。所以,许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说,等时候到了,必定迁回自己家乡长居。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却让我开始改变过去的想法,即狮城人比大马人快乐。根据美国资助的“世界价值观调查”一个全球快乐指数于1995年至2007年,针对世界97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有78个国家的人民是快乐的。而此调查显示,狮城人比大马人更加快乐。新加坡在调查中排名31,而马来西亚则排名第34位(参阅:3/7/08,星洲日报)。然而,到底此调查的内容是什么,以致让新加坡人感觉比大马人更快乐?其实,调查是根据调查国的人民对自己有多快乐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做出评估的。所以,在调查中只问两个问题:
· “如果考虑所有事情,你认为自己很快乐、蛮快乐、不是很快乐,还是一点都不快乐呢?”
· “如果你考虑所有事情,你对你的人生大致上感到满意吗?”
综观此两个问题,可谓一个让受访者直接表达在所居住国家是否快乐与不快乐的感受。是个直率,而又可直接给予答案的两个问题。问题是怎样鉴定「快乐」此字眼呢?根据率领一群社会科学家进行这个研究的密歇根大学政治科学家罗纳尔的看法,“决定快乐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们是否可以自由选择要如何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参阅:3/7/08,星洲日报)这样看来,是否表示大马人认为马来西亚在生活层面比较少自由选择?然而,狮城人不是认为我们大马人比较多选择吗?例如多样美食选择、多种工作领域选择、不同旅游景点选择等。若这些不是成为大马人认为生活中自由选择的准绳,是否意味着那些考到优越成绩的学生不能自由选择大学科系,也不能自由选择公共奖学金?毕业后,又不能自由选择在公共领域服务呢?原来,在马来西亚,在生活层面上来看,还“慢慢”发现许多方面不能因个人才华与素质就能自由选择!
保罗说过:“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辖制。”(加5.1)愿共勉之!

Tuesday, July 22, 2008

金马仑“第一次”




上星期五(18/7/08)突然心血来潮,收拾了行李与家人到金马仑“休息”。此趟到金马仑遇到许多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到BlueValley和第一次在此山庄没有其他人影,仅我一家观光。另外,第一次在山上遇见参加实兆远卫斯理堂执事退休会的SAM弟兄。还有,又第一次见识了金马仑的水果与蔬菜的新品种,一个水果佳作叫做“水晶番石榴”,另个蔬菜命名为“回香头”(Fennel)。那天晚上,也是第一次在金马仑享用Steamboat晚餐,又第一次参观了由吉隆坡福建堂在金马仑建立的布道所,还第一次遇见其传道人杨淑莲老师。一个晚上的“休息”,让我有种再次更新出发感觉,更期待以后能召更多牧者一起上山。

Friday, July 18, 2008

三一堂为社区存留“遗址”:“炮台”自卫亭



昨天(2008年7月17日)下午大约三时正邀了一位退休公务员丁世杰先生到他童年与青少年所度过的岁月之地--格尼市新村寻找紧急法令时期之历史痕迹。下午天气骤然“变天”,黑云满布,但不削减我们对寻找历史痕迹的热忱。终于找到于1948年英政府颁布之紧急法令之下,通过Briggs的建议书所“规划”的华人新村入口处之俗称“炮台”自卫亭。格尼市新村的“规划”应于1951,或1952年而起。但为何此入口处俗称“炮台”?到底在紧急法令下人民生活作息有什么面貌呢?还有自卫团团员有谁担任,他们责任是什么?请注意本人于《思源报》八月号“本土历史”文章内容。


探望此“炮台”后,心中为三一堂心存感恩,上帝既然能使曼绒新村其中一个见证历史痕迹的文化“遗物”置放教会的产业的范畴。若此“炮台”是在私人产业地段,可能已经成为发展洪流的“牺牲品”。我真希望有机会与此教会能进一步沟通,并为此历史面貌能在格尼市,更是曼绒社区再次展现。

Thursday, July 17, 2008

新希望读书会开始操作



新希望关怀机构于2008年7月13日又启动另个社区关怀行动,称之为“新希望读书会”。此项服务目的有三:第一,培养孩子阅读;第二,推动亲子关系,以及第三了解生命教育。读书会将于每主日(星期日),下午五时至六时开放给社区所有年龄介于7岁至12岁的小学生免费参加。指导老师将采用绘本,童书,故事书及图画书教学,而负责人将分为三组的义工教师,轮流教导。有兴趣者都可随时到来报名参加,疑问可联络关怀中心办公室,联络电话:6926612,办公时间:2.00pm-5.30pm.

预告:2008年8月24日,上午11时将有一场“亲子共读分享会”,有来自吉隆坡的文桥同工卢锦燕老师负责主讲,保留时间噢!

Sunday, July 13, 2008

援助班台黎荣耀





2008年7月11日,我与一群新希望关怀救济义工到班台颁发扶助金予黎荣耀家庭,这是关怀中心第一次的颁发扶助金行动,也是最远一次。黎先生今年五十岁,患上末期直肠癌,现已不能工作。有两女一男,最大的是男孩,就读中学,长女就读小学四年级,而最小的是七岁,但为唐氏儿病患者。其 太太韦风英,因需要照顾丈夫,以及一名唐氏儿,目前不能在外工作。故此家庭完全无收入,仅靠教会与社会人士协助。 新希望关怀机构得悉此消息,第一时间作出以下援助方式:a. 每月将援助RM200,为期半年;b. 协助申请福利部扶助金。 此外,新希望关怀机构也呼吁社会爱心人士能慷慨解囊,协助此有需要的家庭,援助金可直接交到本机构:
地址:新希望关怀机构,14, 1st Floor Taman Lekir Baru, Jalan Raja Omar, 32000 Sitiawan Perak. Tel: 05-6926612。支票抬头:Pertubuhan Kebajikan Harapan Baru Manjung Perak.

图解:左一是华伟忠传道;左三是廖牧师(新希望关怀机构主席);右五是霹雳州高级行政议员拿督倪可汉政治秘书杨组强,也是本机构副主席。

Thursday, July 10, 2008

电流中断时祷告




昨天晚上(2008年7月8日)是教会每周的异象祷告会,晚上大约7时35分整个“牧师楼”(甘文阁)几乎都电流中断,造成家家户户的不便,教会也不例外,本来八时正开始的祷告教会不能按时开始。十分钟后,我召集了已来到的弟兄姐妹,一起在圣殿门外敬拜与祷告。虽然没有电流,没有乐器伴奏,更无LCD,但这时刻我们却深深体会主的同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向神发出祷告与赞美的声音。说也奇怪,仅在第一轮的敬拜祷告后,电流就恢复了。但我们还是选择在户外继续的敬拜与祷告,那晚深觉祷告的力量能让“黑暗”成为过去,而迎接的就是“光明”的临到;又深深感受,经过林称美路的车辆和行人,他们体会教会在社区所散发的“光芒”。这一夜,真是与众不同的祷告体验。

Saturday, July 5, 2008

还是值得服务!

今天(040708)星洲日报大霹雳封底登刊了扶轮社(Rotary Club)如何协助吴培祈的经过,并以大篇幅报导。说实在的,在此关怀的事件过程中,教会是以先锋型的方式提供了服务与救济,无论在财力方面(教区,教会,甚至主日学皆提供援助),以及人力方面(有许多弟兄姐妹常常“轮流”到他的家给予安慰与关怀)。另外,我本身也在5月下旬为了其转校事宜特到USM提出申请,回来后到不同有关地方寻找资料,最后还掏腰包以快邮方式将申请资料寄往USM,虽在六月下旬收到不批准消息,但起码大家皆尽了力!其实,这过程对那些Rotary Club有协助培祈的会员来说,应晓得其来龙去脉。加上,Rotary Club 能为培祈提供服务也是透过其中一个会友通知前来协助。其实,我要说的,当Rotary Club 透过媒体报导其单一协助的功绩,是具有欠公道之嫌,最佳方式应邀请教会一起召开新闻说明会。当然,教会肯定不是为了“名声”而协助,不然在早期提供援助时,我们老早也透过媒体“宣扬”此事。最后,我要说的,在这件美事上,我们还是深深觉得值得服务,荣耀归予上帝。
Powered By Blogger

Early Settlemnt Scenes

Early Settlemnt Scenes